小康圆梦大同市云州区吉家庄乡产业

撰稿:李池网络编辑:郝枫吉家庄中心村全景

黄花似金、瓜果飘香,盛夏的塞外云州一派喜人景象。今日大同市云州区吉家庄乡,种有余亩黄花,成为“中国绿色食品原料(黄花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由于发展特优产业,全乡农民走上了小康路,种地越种越有劲,日子越过越红火。

干净整洁的瓮城口村街头特优产业富路宽

“发展‘一村一品’,推进黄花、露地蔬菜、瓜果、富硒杂粮、枸杞、乡村旅游等产业,打造农业产业、文旅产业、特色农业三驾马车……”说起吉家庄乡的产业布局,“90后”乡长李洪刚如数家珍。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除了种植黄花,吉家庄乡还建成千亩集中连片蔬菜种植基地5个,蔬菜面积稳定在1万亩,成为全区蔬菜的主产地。南栋庄村的10栋新型育苗大棚与山西农科院、大同市有机旱作研究所合作,被列为省农科院蔬菜育苗基地。

有机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的一大特色。“山西农业要打好特色优势牌,走‘特’‘优’之路。”吉家庄乡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年全乡13个村种植富硒有机旱作农业2.5万亩,种植户户均增收5万元。牛寺沟村亿信枸杞合作社种植亩富硒枸杞,总投资多万元,年吸收周边劳动力余人,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枸杞基地。

此外,依托吉家庄新石器文化遗址,吉家庄乡挖掘黑陶文化,发展黑陶旅游产业,打造成集住宿、学习、创作于一体的黑陶产业基地,打响了吉家庄黑陶酒具、茶具、杯盏等特色品牌。

吉家庄乡在河湾地大面积种植水稻青椒成为特色产业,喜获丰收。吉家庄乡合作联合社大力发展黄花产业头雁引领群雁飞

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陈少龙是一名退伍军人,原来在大同市做百货生意,后来返乡担任吉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发动村民共同管护和采摘村合作社的黄花,推动黑陶产业和文旅产业相融合,村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刘生进在外做生意多年,返乡当上牛寺沟村(年6月并入上西河村)党支部书记后,改善生产条件,调整种植结构,引进外来企业,让一个落后的小山村短短五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南栋庄村党支部书记曹进宝牵头成立汇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将青椒种植户统一吸纳为社员,还投资多万元成立大同市汇丰农贸市场有限公司,全村种植青椒面积达1多亩,亩均收益多元。

瓮城口村“90后”党支部书记陈纪新敢冲敢干,带领村民发展富硒杂粮、富硒甜瓜、富硒黄花,成立纪新农牧专业合作社,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村庄,今天成为“富硒核心示范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村”……

吉家庄乡特色农产品种类多样宜居宜业乡村美

如何切实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是最直接的手段。

吉家庄乡从建设好易地搬迁工程入手,建设吉家庄、南栋庄两个中心村。目前两个中心村移民群众全部入住,腾退拆除旧房,实现“拔穷根、挪穷窝”,成为云州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亮点。目前,全乡已有17个村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有4个村被确定为“市级示范村”。

东安家堡村小桥三组负责人李佃文说:“在乡里指导下,我们村建立起巷长保洁机制。5名巷长全部由村民推荐评议产生,还推选出一名监督员。”

今年以来,吉家庄乡以全区开展的“垃圾清零”行动为起点,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向乡村环境“脏乱差”发起总攻。

“干群齐心共同打造‘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新农村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吉家庄乡党委书记翟云信心满满地说。

学员在吉家窑黑陶基地学习制作黑陶技术吉家庄乡发展的有机旱作农业谷子基地瓮城口村发展有机旱作农业高粱长势喜人吉家庄乡挖掘黑陶文化发展黑陶旅游产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onghuazixun.com/afhgx/568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1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