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难每隔几年就来一次,世界各国为什么还要向波音下订单呢?难道没有其他飞机可买吗?
在全球,飞机有两个巨头,一个叫播音,另外一个叫空客。除了这两个巨头啊,几乎没有别的选项。首先是造一架飞机就非常难,核心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而且每个零部件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专利,并且对本国的工业技术考核也是非常严格。
曾经号称工业强国的日本花了整整20年都没能实现起飞,你就想拿难吧?那朋友说了,我国的C客机呢?没错,C是我国打造的首款大型客机,可乘坐人,最大航程公里,年首飞成功,但是没有实现量产,因为飞机不像其他产品啊,生产出来,交付就完成了,反而是交付以后工作才刚刚开始。就拿波音来说吧,只要飞机落地就要检查,就要维修,整个过程相当复杂,培养这方面技师多则上百万,少则几十万,而且所需要零件必须得马上到位,这边飞机需要更换零件,那边才从其他国家买入零件,再运输过来黄花菜都凉了,而且谁也不知道是哪个零件需要更换或者维修,所以说要投入成本是相当的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波音经营这么多年还处于亏损状态。
那既然飞机无法更换,在空难来临之时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比如降落伞一类的?是的,降落伞可以配备,但前提是每个人都得会使用啊。使用降落伞呢,是一个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一个动作不到位可能就会造成悲剧。即便是专业跳伞队员,也不能保证每次都安全,更不可能让每个乘客都去掌握这项技术,更何况还有气流,气压这些问题。如果在高空八千米出现状况,飞机外部温度零下40度,氧气还非常少,比如跳伞了,打开舱门,所有人都会被甩飞。所以暂时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只能是每次对飞机进行更彻底的维修和检测,不断提高机长的驾驶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