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HemerocalliscitrinaBaroni
别名:萱草、忘忧草、金针菜、萱草花、健脑菜、安神菜、绿葱、鹿葱花、萱萼(北京叫它“黄花”打卤面的卤经常用到)。
英文名:Daylily
汉语拼音:HuangHuaCai
分类:百合科(Liliaceae),萱草属
黄花菜种苗一、形状特征
1、根:黄花菜根系发达。根群多数分布在30~70cm的土层内,深的可达-cm。根从短缩茎的节上发生,有肉质根和纤维根两类。肉质根又可分为长条形和块状形两种。长条肉质根是组成根系的主体,它既是同化物质的贮存器官,又是养分和水的输导器官,常在春季产生,且随着短缩茎逐年向上发展,发根部位也逐年提高;块状肉质根短而肥大,主要作为贮藏器官,常在植株衰老时发生;纤维根是从肉质根上长出来的侧根,分杈多而细长,分布在长条肉质根上和块状肉质根的顶端,一般在苗期大量发生,增强吸收能力。
黄花菜根部展示2、茎、叶:叶是由地下短缩茎的顶芽发生,每一节发生的叶对生。叶鞘抱合成扁阔的假茎。叶片狭长成丛。在生产上每一假茎及其叶丛称为“一片”,实为短缩茎上的一个分蘖。黄花菜在我县每年发生两次叶,2-3月长出的称为“春苗”,待花蕾采收完毕后枯黄,不久后即发生第二次新叶,称为“冬(秋)苗”,遇霜冻后枯黄。
3、花苔:春苗长到5~6月间从叶丛中抽生花苔(俗称“抽箭”),花苔项端分生侧枝,其上着生花蕾,成伞状花序,能陆续发生花蕾,花期可持续数十天。花蕾表面可分泌蜜汁,多数品种的花蕾于傍晚开放。花蕾有花被6片,分内外两层,外层3片较狭而厚,内层3片宽而薄,内有雄蕊6枚,雌蕊1枚,子房3室。开花后受精结实,种子坚硬呈黑色。
黄花菜红花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对温度的要求:黄花菜每年春天旬平均温度在5℃以上时,幼叶开始生长,发出“春苗”,15-20℃是叶片生长的最适温度,花蕾分化和生长适温为28-33℃,且昼夜温差较大时,则植株生长旺盛,抽苔粗壮,花蕾分化多。最高临界温度40℃。冬季进入休眠期,地上部的叶片枯萎死亡,但地下部的根、茎可抵御零下38℃的低温。
2、对土壤的要求:黄花菜根系发达,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平地坡地、肥地瘦地、红黄壤、紫色页岩、石灰岩等土壤均可种植。但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肥力较高,PH值5.5—7.5植株生长茂盛,产量高。
种植黄花菜种苗3、对肥水的要求:黄花菜具有含水量较多的肉质根,耐旱力颇强,可在山坡上生长良好。它的需水规律是:在苗期需水量较少,抽苔后需土壤湿润,盛花期需水量最大。故在花期遇长期干旱,会使花蕾脱落,采摘期缩短,产量降低。但土壤中若积水严重,会影响根系生长,并易引起病害,所以稻田种植黄花菜必须做好排水工作,特别地下水位高或低洼田更应重视开沟排水。
黄花菜即耐瘠,也耐肥。但肥料配比合理,N:P:K=1:0.3:1.2,植株生长良好,产量高。防止偏施氮肥,引起叶片过嫩,病害严重。
黄花菜品种对比三、黄花菜生育期
黄花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其一年内表现出明显的生育期特性。根据黄花菜一年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特点,可分为:苗期、抽苔期、花蕾期、秋苗萌发期和冬季休眠期。黄花菜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特性有较大差别,生产上应根据其生长特点,应采取合理施肥,结合改良土壤营养状况,以提高黄花菜产量和品质。
1、苗期。每年的3月中旬黄花菜陆续出苗后到花苔抽生前的这一阶段为苗期。这个时期黄花菜为营养生长阶段,其吸收营养主要用于出苗、长叶,为争取花苔与花蕾分化打下物质基础。这个阶段重点以中耕松土和培肥土壤为主,为黄花菜旺盛生长期提供基础。
黄花菜萱草种苗培育2、抽苔期。黄花菜从开始花苔分化并抽出花苔到花蕾始采这一段时间为抽苔期。抽苔期一般品种在五月中旬开始,六月中下旬结束。黄花菜抽苔前是黄花菜生长的最旺盛阶段,也是黄花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存阶段,是黄花菜高产的关键时期。施肥管理上应重施、早施苔肥,结合病虫防治,对于保持黄花菜高产优质具有重要作用。
黄花菜种苗金娃娃3、花蕾期。6月下旬开始,黄花菜开始进入花期,也就是采摘期。黄花菜较耐干旱,但花期需水量大,特别是采蕾期,若遇干旱(0~20cm土层相对土壤湿度在65%以下),花蕾易脱落。另外,黄花菜也忌土壤积水,0~30cm土层相对土壤湿度超过%时不利于根系生长,还会诱发病害。黄花菜花蕾期管理上以抗旱为主,结合叶面施肥,防止花蕾脱落,延长采摘时间。
4、秋苗萌发期。花蕾采摘完毕后到长出秋苗的时期。秋苗是黄花菜积累营养的重要阶段,这时它要长出新的庞大韵根系,要进行叶芽分化,为翌年分生出新的植株打好基础,还要长好秋苗植株本身,为来年的花芽分化积累营养物质。因此,秋苗发生的迟早,生长的好坏,关系到翌年黄花菜产量的高低。
为了使秋苗早生快发,地上部与地下部平衡发展,达到苗、根系两旺,主要应采取四项培育管理措施:第一,要及早搞好深耕挖土;第二,要在挖土后随即结合抗旱,兑水淋施人粪尿,或速效性的氮、磷化肥,促秋苗早生快发,健壮生长;第三,要及时防治好以锈病为主的病虫害;第四,要勤除杂草减少养分消耗。
黄花菜生长花蕾5、冬季休眠期。冬季秋苗受寒苗叶凋萎到翌年春苗萌发为黄花菜冬季休眠期。黄花菜在冬季降霜后,遇上低温停止生长,苗叶枯死。冬季施肥是黄花菜生长期中的最重要的一次肥,对来年黄花菜产量影响极大。施冬肥的时间,应在黄花菜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即秋苗经霜后凋萎时进行。冬肥要求以有机肥料为主,用量要多。由于进入冬季,黄花菜的根系吸收能力大大减弱,加之有机肥料的养分分解缓慢,冬季大量施用有机肥料,就能为来年黄花菜的春苗、抽苔贮备充足的养分,有利黄花菜高产。
四、不同生育期营养特性
(一)黄花菜生物量生长特性
黄花菜从3月中旬开始发苗,进入营养生长,其生长变化见图1,地上部分开始生长较快,到4月下旬后,生长开始变慢。5月中旬后,地上部有20天的时间生长速度较快,此后黄花菜叶苗生长停止,黄花菜进入生殖生长。黄花菜地下部分生长与地上部分不同,前期生长很慢,进入5月下旬后进入快速生长期,为后期的苔和花蕾生长建立营养基础。根据黄花菜的营养生长特征,黄花菜施肥上采取提苗肥轻施和早施(3月底-4月初),5月的苔肥要重施,占黄花菜全部施肥量的70%,此施肥原则与黄花菜营养生长相符合。
(二)黄花菜不同生育期营养需求
根据黄花菜生长时期,把黄花菜对肥料的要求分为三个时期,即春苗肥、苔肥、花蕾肥。春苗始发到抽苔为营养生长,现蕾到花期采摘为生殖生长,此段时间约90天,叶所储存的养分不断向花蕾转化。对黄花菜不同生育时期的养分分析,结果见表1,黄花菜所储存的养分不断下降,叶中的全氮含量从开始时的2.66%下降到采摘后期的1.09%,全磷从0.%下降到0.11%,全钾从开始时的2.75%下降到1.65%。植株体内的养分大量转化和消耗。采摘阶段是黄花菜养分大量消耗时期,如果前期体内储存养分不多,对黄花菜后期生产和高产有明显的限制作用。
表1黄花菜不同生育时期全量养分变化情况
(三)黄花菜最大需肥时期
根据分析,黄花菜进入花苔分化期,即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此时期黄花菜既要抽苔,又要进行花蕾分化和花蕾的采摘,要消耗大量的体内营养,这是黄花菜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在抽苔期后,黄花菜吸收的氮占全氮量的78%,磷的吸收量占全磷量61%,钾的吸收量占全钾量71%。黄花菜吸收养分主要在生殖生长阶段,是黄花菜重施花蕾肥的理论依据。
表2黄花菜不同生育时期吸收养分情况
(图片所有,盗图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