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人的身体五行会受季节影响,所谓的阴阳状况就会表现出各自的不同。
最早的人类敬畏的是自然,而不是神,认为人类的生存全靠自然的馈赠,所以古人敬天敬地敬自然,也就是顺应天理。《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纪纲,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说阴阳五行理论是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它主宰着万物的分布和生长变化。
春季是木气旺盛万物生发之月,古人告诫我们,春天有九个禁忌,做好这九个禁忌,不但能养生还能养福德。
一、“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
也就是说,春天不能起兵打仗,如果在这春季兴兵必遭天谴,因为此时是农耕时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所以,春天作战会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百姓饥荒,也会影响自然界的动植物生长繁衍。
二、“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
在春季不能砍伐树木,不能掏鸟窝,不能杀害幼虫,不能打鸟。因为这个季节是它们繁衍的季节。有首古诗写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这些是我们祖先的环保智慧。让动植物在春天休养生息,让环境可持续发展,否则会导致生态平衡。
三、“不可在雷雨天房事”
古人对雷十分尊敬,就连孔子遇到打雷时,都会端正神色。春天多雷雨,古人认为,如果夫妻在打雷之时交合,生下的孩子多残疾,所以禁止打雷之时行房事。
四、“忌不动”
春季木气旺盛万物生发,古代人们要靠农作物生存,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季节不能懒惰,要赶紧的行动起来,否则就会没有收成。人的身体也是一样的,在这个季节必须加强锻炼,不运动会影响健康,会导致身体内的阴阳五行失调。
五、“忌吃酸”
春天忌讳吃酸的,因为肝属木,酸入肝,春天本身就木旺盛,如果在食酸,会导致肝火旺盛影响脾胃的运行。
六、“忌杀生”
古时天子在春天祭祀神灵时候,不可以用血食,也就是不可以杀宰动物祭祀,因为春天是生发之月,应培养好生之德。
七、“正月不剃头”
正月不剃头,并不是害怕死舅舅,古人认为毛发为血之余,这里的血,主要的是肝里面的血,因为肝藏血。头发是肝血的结晶,肝血充盈,春季生发之时血气消耗最快,此时不剃头有保阳的作用。
八、“阴历三月三禁忌”
阴历三月初三,在古代是上巳节,是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的诞辰。按十二支称,三月为辰月也就是龙月,与春季相配,人们普遍认为“万物发生于辰、而归寂于戍”。可见,三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在此季节祭祀,意在迎接生命的复苏与降临。在这天人们祭祀黄帝祭祀祖先,所以认为是鬼节!古代这天忌讳说鬼,忌讳夜游,忌讳晚上晒衣服。
九、“立春”
立春是干支历的开端,也是划分生肖的时间。因为这天是阳气开始起步、起升的时刻。立春之日是节气交接之时,气息驳杂。立春之日不理发,发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草木出生,刚出生的草木去损害,这是不合天地运行草木生长之理。
春木旺而土死,肝胆易生病,脾胃也易受到伤害,所以要减木补土,就是说春季多吃些黄色的食品,如黄花菜、黄豆、橙子、南瓜和红萝卜等。立春之后春气通与肝,所以春季养生重在养肝,预防疾病保健康。因火可泄木而生土,这样也可用土来通关,多食些红色食品如西红柿、胡萝卜、红辣椒、紫色卷心菜、枸杞、大枣,也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人体由于季节的变化也随之改变,这就是天人相应的道理,人要遵守遵循自然规律,相信日月运行,五行流转,要顺应天地,方能天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