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网络上开始流行“挖野菜攻略”,图文并茂教大家到哪里挖野菜,怎么烹饪等。路边的野菜真的吃起来更香吗?记者来到南京一处江边湿地,看到有市民正拎着一袋野菜从树林里走出。她告诉记者,“有马兰头,有黄花菜,我们毕竟是农村的,这些东西都能分清的,有的不能吃,也叫黄花菜很像荠菜,几乎跟荠菜差不多。”为了尝野菜的春鲜,公园、马路边,城市各种角落,一下成了人们挖掘挖野菜的宝藏之地。而最近在镇江,为了挖野菜,大妈们竟然闯入江边的吸血虫防疫区。亲手挖的野菜,真的比菜场里的香吗?有专业人士提醒,马路绿化带吸附了大量的汽车尾气,容易重金属超标。江滩湿地,相关部门为防止吸血虫病,都会喷药,这里长出的野菜,确实野,但并不是绿色无污染的。公园的植物需要定期维护管养,其中就使用了一些杀虫剂、除草剂,说不定你挖的就是最近喷过药的野菜。南京金陵野菜园负责人王林告诉记者,“公园里的野菜是要管理的,会使用高残留农药,野菜农药残留很高,有40天到60天,但是有时候喷过20天就被市民采了。”除了生长环境有污染外,有些人把野草当野菜采回家,造成误食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专家提醒,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不要轻信民间流传或者网络上没有科学依据的野菜识别方法。以常见的野菜荠菜为例,它和一种名叫辣蒿的植物十分像,很多人会搞混。辣蒿只是口感不好,没啥毒性,不过,还有些难以分辨的野菜就要当心了。比如水芹和毒芹比较难分辨,水芹可以正常可以食用的,毒芹是有剧毒的,因为叶子很像,很容易混淆,吃了轻则呕吐,重则死亡。专家提醒,外出挖点常见的野菜当郊游可以,但不建议多吃,菜场或者超市里新鲜的野菜,是专业养护的,并经过农残等检测,食用更放心。来源: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