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作协原创作品飘香的黄花菜杨莉

青海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飘香的黄花菜

杨莉

六月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地面翻滚着热浪,田里的庄稼呼吸着氧气在光合作用的推动下丝丝猛长。此时的老唐农庄唐家沟农业生态园里一个头戴草帽身体微胖的男人正在一大片黄花菜的田边举着手机拍视频,边拍边进行现场直播“我是农人老唐,看看今年的黄花菜丰收了、看看长得多么喜人、再有几天就可以采摘了,黄花菜最好的采摘是花不能全开,将要开花的花苞品质最好,欢迎……”“唐总,县扶贫办的李主任找你,在咱们新建的加工厂里等你,到处找不到你,原来你跑到菜地拍‘抖音’来了”。说话的人叫田翠娥是到菜地来锄草碰见的唐总。“知道了,今天天气热,锄一会赶紧回去休息”老唐应道不得不中断了了他的现场直播,快步向加工厂走去。老唐的加工厂建在离农庄不到一里处,便于农产品的深加工。到了加工厂,李主任等三人正在烘干车间看工人们调试新买的烘干机。“李主任,你啥时候到的,也不提前打个电话”“好你个农人老唐,见你个面还真难,晒得黑的我都有点认不出你了”彼此寒暄了一阵。老唐带李主任一行在加工厂的各个车间参观了一遍。加工厂建有烘干车间、酱菜车间、包装车间。路过办公室时顺便进来坐了下来。原来李主任的扶贫帮贫户就在老唐的农庄里上班,李主任一来是了解贫困户的脱贫情况,二来听说老唐的加工厂新上了一台烘干机。看看调试情况如何。庄园的工人一半是村上的贫困户、一半是年龄稍微大一点出去打工不符合年龄的人技术力量不足。还是让李主任说中了,尽管有厂家来人指导,农庄的工人技术掌握的太慢,眼看再有几天黄花菜就要全面采摘了。老唐一人忙的焦头烂额,李主任赶紧打电话联系县农机站的站长“王站长,请你们尽快派两名技术好的师傅,火速赶到唐家沟老唐的农业生态园,我在这里等”。电话的那头“好好好,李主任,扶贫也是我们的首要工作,马上派技术最好的师傅”。这一天,老唐、李主任几人、农机站的两位师傅忙到了深夜。离开加工厂时已是星月高悬。李主任再三交代农机站的两位师傅“辛苦两位师傅了,一定要带好徒弟,等生态园的工人能独立操作机器了你们再回农机站”。这一天他们只吃了一顿饭,飘有黄花菜木耳的浇汤臊子面,饭菜的食材全是农庄自己产的。这一顿饭所有人吃的很香,很香。临别,老唐紧紧拉着李主任的手“谢谢谢谢,关键时刻扶了我一把,我一定把在农庄上班的困难人员当自己的家人,他们的脱贫也是我老唐的首要任务。”

自称农人老唐的人,名叫唐贤亮。二十年多前的老唐还是小唐。那时的小唐大学刚毕业,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怀揣毕业季的梦想,上大学的目的就是要离开农村,离开贫穷的唐家沟。上大学期间小唐各方面都很优秀,大四那年帅气的小唐赢得女同学娟的芳心,两人坠入爱情的海洋,卿卿我我山盟海誓。毕业时随愿两人分配到同一个县办国营厂工作,那时的大学生是分配工作的。很快现实打破了两人的梦想,工作一年后,由于经营不善和三角债,负债累累的工厂倒闭。小唐和娟将要再次等待分配工作。此时改革的春风也吹到西北大地,娟毅然绝然要搭乘改革的东风去南方发展,大学不能白读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创造财富。小唐何尝不想去南方发展。可自古忠孝难两全,原来小唐的家里有瘫痪的老母亲,父亲身体也不好,小唐在县城上班每周休息都要回唐家沟给母亲洗洗涮涮,因为家穷小唐的两个姐姐早早就嫁到外省条件好的地方了。小唐本打算自己在县城稳定了接父母到县城跟自己一起生活。因为唐家沟一条大沟阻断了和外面的联系,不通公路。每次回家先坐班车到镇上,再走几十里的山路,过一条大沟才能到家。读书能改变命运,严酷的生存环境激励着小唐,凭着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小唐成了唐家沟第一个上大学的孩子。小唐忘不了上大学走时,整个村子的人都来为他送行,有送鸡蛋的、送白面馍馍的。隔壁的五保户唐赵氏从大襟衣服的口袋里掏出一个手绢包着的纸包,从里面拿出揉的皱皱巴巴的十元钱,放到小唐手上“娃呀,这是村上给我发的救济款我舍不得花攒的,给我娃拿上,穷家富路到了学校好好念书。”家乡的贫穷,家里的难包光景,自己的前途渺茫一切的一切,犹如置身于沙漠之中的一片树叶一样被炙烤。人在囧途的小唐和初恋的女友抱头痛哭一场,此一别天南地北,此一别刻骨铭心的恋情永藏心底。

小唐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为了父母,他只能在离家乡近的县市发展。学理工的小唐先开了电器修理行、做过家教。一次在教的学生家里听说擀面皮好吃,小吃市场刚刚开始卖。细心的小唐抽空品尝过后的确很好吃。如果再改良一下做法和味道就更好了。民以食为天,何不在饮食方面发着呢?小唐开了自己的面皮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路走来,坎坎坷坷跌跌撞撞。由小做大,由大做强。注册的老唐面皮商标被食客们认可。连锁店开了几十家。自此小唐重新开始了自己的感情生活,现在的爱人芳华起先和小唐一起创业。小唐每周都要回家照顾老人,有时实在走不开芳华就替小唐照顾老人,而且每次回去都要给隔壁的康赵氏带一些农村吃不到的副食品。一来二去,芳华被小唐的孝心感动,小唐也被芳华的真诚打开了尘封的心扉,两人产生了爱慕之情。加上母亲病重,希望有生之年不留遗憾能抱上孙子。两人喜结连理并且很快随了老人的心愿。隔壁的唐赵氏撒手人寰的第二年母亲也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小唐的母亲是面带笑容离开人世的。小唐不放心老父亲一人在农村把父亲接到城里住,医院给父亲医好了病。每年清明节回家给母亲扫墓时小唐携妻子都要去给唐赵氏上坟。唐家小儿子孝顺的好名声在唐家沟人们的口中传着。

父亲住不惯城里的楼房,闹火着要回村里住。小唐把家里的老房子翻修一新,送父亲回了老家。国家富民政策好,唐家沟的大沟渠上架起了一座桥,通村公路修道家门口,出门不再踩难泥,出去办事很方便。

三年前,已是成功商人的老唐带着所有的积蓄回到家乡。流转了两百多亩土地签了三十年的土地权,投资创办了老唐农庄,挂牌唐家沟农业生态园。城里的店面交给媳妇打理。老唐打算用人生又一个三十年在这片土地上搏一搏,老唐是从骨子里爱这片土地的,正如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但愿现实不要让老唐眼含泪水吧!自此,土地与老唐紧紧地绑在一起,老唐不让土地闲,土地也不让老唐闲。老唐把自己交给了这块土地,他甘愿做一个农人,一个地主,与土地同甘共苦。梦想在心中,老唐心中装有有生态采摘园、果蔬加工厂、电商销售还有属于自己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剩下的只有努力了。三年里老唐很少回城里,一头扎在园子里。刚开始说啥的都有老唐一笑了之,是的,农人当定了,于是唐家沟又多了一个农人老唐。第一年里,由于没有经验,试种了一部分,大多数的地都种了玉米。雇的工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加上生态园里试种植的品种繁多,辣椒、箩卜洋姜、玉米白菜、毛豆、秋葵、黄花菜、等等等等,收获季节火红金黄的瓜果接二连三的成熟,果蔬深加工设施跟不上,显得有些忙乱。国庆节期间,老唐给村子发福利每家都来园子领菜,乡里乡亲的不要钱,大家重温生产队吃大锅饭的日,整个唐家沟都沸腾了。

人每天都在前行,自愿的,被迫的,太阳月亮交替总会把你推向明天。老唐也深知,投资农业项目投入大,见效慢,风险大。可老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凭着多年做餐饮的经验,做好了长期投资黄花菜和花椒的这两个项目的准备。老唐的感悟是:“入一行,先别惦记着赚钱,先学着让自己值钱。没有哪一个行业的钱是好赚的。让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本该拼命的的年纪,你却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老唐与时俱进,拥有抖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conghuazixun.com/afhzz/162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1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