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晨起4个表现,可能是肝在l

北京有哪些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俗话说,养肝就是养命,肝不好,未老先倒!

  但是由于肝没有痛觉神经,在其病灶早期时,身体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一些小症状让人忽视,使病情不断恶化。

  那么肝不好会有哪些症状呢?

01

提醒:肝不好的4个"怪象"

  肝不好的人,清晨起床后可能会有以下4个现象:

尿黄如茶

  因肝损伤后,人体内胆红素浓度过高,会随尿排出体外,引起尿液发黄的情况。这种情况与上火、喝水少引起的尿液发黄并不相同,只有在肝病得到控制时,才会逐渐消失。

疲惫无力

  如果你总是早起觉得疲倦、浑身乏力,就要小心是肝脏出现问题了。因为肝脏受损以后,导致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汲取出现问题,造成身体营养不良。

刷牙出血

  肝脏出现问题以后,其对人体凝血功能产生影响,凝血因子下降,从而导致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异常出血情况发生。

食欲不振

  如果早起不想吃东西,还伴随有恶心、呕吐的感觉,就要小心肝脏的健康状况了。

  因为肝脏中的一些酶参与人体的消化,在肝脏受损以后,酶的数量减少,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

02

全身都会有的信号,要重视

1、肝不好,头发先知

  ①两鬓长白发——肝胆两虚;

  ②头发很油、掉发严重——肝火旺盛;

  ③头发颜色偏黄——肝血亏虚;

  ④头顶出现白发——肝肾两虚;

  ⑤发际线出现白发——肝脾血不足。

2、肝不好,眼先知

  ①视线模糊——肝血不足;

  ②眼睛干涩,眼疲劳——肝阴亏虚;

  ③眼红有血丝——肝火旺盛;

  ④眼睛发黄——肝胆湿热;

3、肝不好,脸先知

  ①口苦口臭——肝火旺,浊气上逆;

  ②长斑长痘——肝毒堆积,内分泌失调;

  ③脸色暗黄——肝血不足,滋养不够;

4、肝不好,看手脚

  ①指甲易断——肝血不足;

  ②指甲竖线——肝功能衰弱;

  ③手掌红斑——肝脏疾病;

  ④手背青筋暴露——肝气郁结;

  ⑤脚底粗糙脱皮——肝受损,代谢能力下降;

5、肝不好,看情绪

  ①入睡困难,早醒——肝火旺盛

  ②情绪暴躁、爱生气——气郁化火

  ③经常放屁——肝郁气滞

  ④抑郁焦虑——肝气不舒

03

这4种行为伤肝,尽量少做

生气

  怒伤肝,怒气瞬间爆发出来,会导致肝气横逆、肝阳暴涨;而强憋着、找不到疏解的方式,也会导致肝气郁结,极易引发胃痛、腹痛、便烂、头痛、胸闷、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色斑、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等等。

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可以说是万病的源头!五脏六腑都得不到休息,超负荷工作,抵抗力便逐渐下降了。而睡眠不足、熬夜对于肝来说也是致命伤害,极容易引起肝脏供血不足,影响肝脏细胞的营养滋润,而原本肝不好的朋友,在睡眠上更是马虎不得!

用眼过度

  老话说,肝藏血,开窍于目。眼睛的健康和肝脏功能息息相关。长期使用电脑、看电视、看手机,或者长时间看书,都是久视,会造成用眼过度。所以说,久视伤血,很容易使肝血不足。

暴饮暴食

  三餐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东西吃太多会增加胃肠负担,诱发脂肪肝。暴饮暴食既损害胃肠道健康,也容易造成体内自由基大大增加,自由基越多,肝脏功能受损就越严重。

04

中医推荐养肝小经方

枣杞黄芪茶

  配方:红枣30克,枸杞子20克,黄芪15克。制法:将黄芪、红枣洗净,放入清水锅中煮沸,再转小火续煮10分钟。然后加入枸杞子煮约2分钟。即可滤入杯中饮用。

  功效:枸杞保养肝脏、促进血液循环、明目、利尿、助消化、滋阴润肺。黄芪味道甘醇,可补气、活血、养颜、润肤、强壮体能、加速糖的代谢与脂肪分解。红枣补气、促进血液循环、保养心脏。常喝枣杞黄芪茶可保持活力、增强免疫力。

决明菊花山楂茶

  配方:决明子10克,菊花5克,山楂15克,或以上三味按一样比例,以沸水冲泡,加盖焖约30分钟即可。

  功效:用于肝胃积热,饮食不香的干眼患者。

黄花保肝茶

  配方:黄花菜10克,五味子5克,甘草8克,枣(干)5克。将黄花菜、五味子、生甘草、红枣放入大茶缸中,用沸水泡5分钟。

  功效:调养肝脏,有效辅助治疗肝炎肝硬化。

四子饮

  配方:决明子、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各5克。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滋补肝肾、清利头目、清肠通便、退翳明目。

玫瑰菊花茶

  配方:玫瑰花6克、菊花2-3朵,沸水冲饮。

  功效:玫瑰花调和肝脾,理气和胃,养血调经,美容养颜,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论述。玫瑰性温,味甘微苦,最明显的功效就是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几乎适用于从青春期到更年期的所有女性。

医院温馨提示:

  很多疾病和日常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当出现不适,医院检查,及时合理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onghuazixun.com/afhzp/276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1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