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城新村实践记中ldquo一

晋心晋力实践团

坊城新村实践记

参观坊城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陈书记在坊城新村脱贫致富路上积累的丰富经验令我们叹服,我们对坊城新村的具体情况也更加了解。这时,我们偶遇到了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来参观坊城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学生们。

在陈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沿着习总书记走过的路线参观了一遍,对坊城新村脱贫致富的过程有了更形象的认知。

一、黄花产业

“莫道农家无宝玉,

遍地黄花是金针。”

黄花又名萱草、忘忧草,既能食用,也能药用,它与蘑菇、木耳并称为“素食三珍”。大同市云州区是闻名全国的“黄花之乡”,有多年的黄花种植史,且品质非常高。近年来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年产值达9亿元,带动了1.5万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年11月15日,大同黄花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年2月26日,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大同黄花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黄花种植标准化流程展示区

习总书记年5月11日视察大同市云州区时强调:“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正如黄花产品展列馆墙上的标语所写-——“忘忧草,脱贫宝”,黄花产业在坊城新村脱贫致富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忘忧草,脱贫宝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黄花产品展厅。厅内陈列着多种多样的黄花衍生品,从炒着吃的黄花菜到蘸着吃的黄花酱,再到真空冻干黄花、黄花饼、黄花酒,陈书记一一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这些产品的制作流程,黄花衍生品种类之多样化和制作流程的精细让在场的同学们纷纷对农家人的智慧发出了惊叹。

黄花衍生品展

正如习总书记曾说的“小黄花,大产业”,小黄花发挥出了大用途。

二、云州技能稳就业行动

紧接着,陈书记带领我们来到了村技能培训服务站,向我们介绍了云州技能稳就业行动。

陈书记说,没文化不怕,咱们村负责教技术,争取让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有活干,于是便有了广灵剪纸、天镇保姆、浑源黄芩、灵丘巧娘、阳高职业农民以及云州火锅等一系列技能培训。这样一来,从身强体壮的中年农民到眼花的老年婆婆都有了工作干。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人人持证技能社会

在“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政策下,坊城新村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知识水平高低,全村户人,只要有劳动能力的人,没有一个闲人,全都有营生干,有钱赚。

村民的手工制品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村技能培训服务站的墙上张贴着云州区年—年技能培训计划,对各个乡都有着详细的培训计划。

三、坊城新村纪念馆

陈书记在坊城新村纪念馆进行讲解

1.一业为主,多元发展

坊城新村共有耕地亩,是个传统的纯农业村。以前,村民们习惯种玉米、小杂粮、土豆等传统作物,一年的辛勤劳作仅仅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村里年轻的劳动力多数外流。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以黄花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全村现有黄花亩,其中盛产期的亩,年产鲜黄花万斤以上,仅此一项,全村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在合作社务工、合作社分红,人均收入余元。

同时,还种植经济林亩,其他农作物亩,寒富苹果、玉露香梨、设施葡萄等经济林在近年将陆续挂果创收。同时,该村还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就地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发展手工编织、红灯笼制作、缝纫制衣等手工业,让村民变农闲为农忙,形成了一业兴旺、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有效带动了全村农民致富奔小康。

2.用足政策,整村搬迁

——告别老窑洞,住进新家园

坊城新村由原西坪镇大坊城村和西咀村两个贫困村整村易地搬迁合并建成。原大坊城村位于新村东北4公里处,三面环沟,交通不便,地处盐碱滩;西咀村是位于遇驾山林区的一个小山村,位置偏僻,土地贫瘠,两村村民都居住在50年代建造的土窑洞,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差,安全隐患大。

年9月,坊城新村建设工程开工,年完工,两村村民全部搬迁入住到整齐干净、具有地方特色的砖混结构院落里。新居室内上下水、天然气、卫生间齐全。村里建有文化广场,并实施了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人居环境彻底改善。

3.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以前,坊城新村农民的文化生活较为枯燥。农闲之时,农民除了看电视之外,最主要的消遣活动就是串门、拉家常,在街上晒太阳、打牌、打麻将、喝酒。

如今,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制定村规民约,建起新文明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摒弃陋习活动,评比文明家庭,开展文明新风宣讲,努力弘扬新风正气,使乡风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

讲到这儿,陈书记自豪的说,在乡风文明建设下,坊城新村的村民们守规矩,懂礼貌,感党恩,我们村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文明户比赛,村里没有打架斗殴的人。另外,陈书记还会深入村民中间,有什么矛盾,陈书记会亲自去协调。

陈书记还提到在建设乡风上要讲究方式方法。现在坊城新村家家都收拾的干干净净,有些不爱干净的村民,旁人劝不动,陈书记就会亲自去他家进行教育,伸手就要帮村民收拾,村民一看不得了,连忙摆手:“陈书记,我打扫!”“他不干,我帮他收拾,看他还好不好意思”,陈书记开玩笑地说道。

4.党建引领,服务群众

坊城新村共有党员17名,其中,女党员1名,两委班子成员5人。大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驻村帮扶,并配有第一书记。近年来,村党支部不断加强班子队伍自身建设,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倾心为全村群众提供服务,打造平安、和谐、美丽坊城新村。

目前,村民办理户口、低保救助、小额取现、矛盾调解、政策咨询、医疗服务都不用出村就能办理。开展“三零”创建工作,村里实行网格化管理,全村共分四个片,有党员干部、志愿者组成的网格员12名,分片负责所责任区住户的政策宣传、信息登记、安全排查、困难帮助等工作,民生服务日益健全和完善,村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坊城新村的党建房间

坊城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参观就到这里,下一战,我们将会采访坊城新村的村民们,听听他们对新生活的看法。

实践团部分成员与陈书记在纪念馆合影留念

END

图文来源

晋心晋力实践团

文字编辑

赵柳蔓

图文排版

刘书廷

指导教师

任前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onghuazixun.com/afhzz/181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1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