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十二连城

在准格尔旗最北部,黄河中游和上游分界点的南岸,现在的十二连城,遗存着一座古城旧址。一直想去看看,终于在今年的五一假期去了趟。从东胜出发,孙女和外孙女两个小不点儿对沿路的乡村景色惊叹不已,兴奋的看不够。特别是一走进准格尔旗的三十倾地,路两边不远不近全是卖小瓜子的,吹进车里的空气也变了味道,扑鼻的香。村里正在举办第四届甜瓜节,有文艺表演,有小甜瓜的歌唱,有瓜农选手们的比赛,有各种小商摊,不亚于一场物资交流会。人实在太多了,我们逗留了一个多小时离开三十倾地,来到十二连城。

(三十倾地甜瓜节)

“奶奶,你说的十二座城堡,怎成了这么个大土梁了?”是呀,眼前的土梁很难和十二座城堡连在一起。这座城堡离我们实在是太久远了,不知在哪个年代就被沙尘掩埋倾颓,只留下一些残墙断壁。现在有一段最明显的城墙,两面坡长满了杂草,护固着城墙黄土的流失,城墙脚下是农田和农舍。站在这苍凉而落寞的古城上抓一把泥土,它是如此的厚重,承载着这片土地日复一日的袅袅烟火,不绝不息。更让人触碰到真实的过住,想象着那时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的战争场景,于是我给孩子们讲起关于古城的传说,讲起了十二连城的故事。

(十二连城)

相传在宋朝,仁宗皇帝派杨家将杨宗保攻打西夏,由于朝中的一位大臣通敌,使杨宗保陷入了敌阵,困在了现在的大青山上。西夏兵围了个水泄不通,杨宗保几次突围都遭到失败。杨宗保派出报信的兵也是有去无回,救兵搬不来,又冲不出去,情况非常危急。一日深夜,一位小兵来到杨宗保的营帐献了一计,杨宗保同意。小兵穿了狗皮装成一只黑狗逃了出去,到开封天波府搬兵。这时杨家只有杨宗保一男儿,其他都为朝庭尽忠,战死沙场,府中只有十二个寡妇了。但是一听杨宗保有难,佘太君急忙进宫向仁宗皇帝请战接印,率领英勇善战的十二寡妇立即出征。她们日夜兼程来到了这个地方,趁敌人不备,渡河占领了托城。可是上城头一望,只见茫茫套中,五里一寨十里一营,全是西夏军队,把大青山围了个严实。有人建议佘太君乘胜攻打救出杨宗保,佘太君思谋良久觉的不妥,敌众我寡不但救不出宗保自己也是要吃亏的,就决定退回黄河南岸另想良策。

佘太君撤回黄河南岸抽掉船只封锁了渡口,并命令部下连夜筑城堡防御。杨三郎之妻杜金娥是荒星降世,她有运土的仙术,于是一夜之间就筑起了十二座城堡。西夏军得知宋军战领了托城,拔十万大军赶到托城时,托城已是一座空城,没有杨家军一兵一卒。登上城楼一看黄河南岸一夜间竟筑起了这么多城堡,城堡连着城堡,城上面旌旗飘动站满兵卒,哪来这么多军队呢?莫不是从天而降的神兵吧。还没等西夏军探子探明情况,佘太君故造声势摇旗呐喊擂鼓叫阵率军渡河,这阵势似铺天的兵涌向对岸。西夏军不明情况乱了阵营,被困的杨宗保乘机突出重围与援军会合,西夏军败。这个地方也就有了现在的十二连城。后来元灭了西夏,统一了北方,十二连城就成了北方的军事重地。

其实全国叫十二连城的地方很多,自然故事也就多了,河南郑新市就有一个十二连城,虽然我没去过,略知一点传说。

在春秋时代,郑国丞相子产爱民如子,把自己的轿子拿来给老人,妇女孩子过河用。子产为官清正,在他为官时期,百姓安居乐业,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地。子产留话给儿子他死后要葬在陉山顶上,他死了儿子背在陉山顶上,可山顶全是石头无法挖坑埋葬,于是儿子独自一人一趟一趟背土上山垒墓。百姓很悲恸,男女老少含泪背土垒墓堆。这件事感劲了玉皇大帝就派天神黎山老母相助,老母用黄布袋子装了一袋子土送到子产墓,墓顿时成了一个土山。返回时就边走边抖袋子,把残留的土撒落在地,谁知天亮了,抖落的土也成了土山,座座相连,人们数了数正好是十二座,便有了郑新市的十二连城,这里的十二连城把子产廉正治国,生不取民利、死不占民地的精神留给了后人。

除了地名,山西临县的古柏也叫十二连城。在一道贫瘠的干土梁上,生长着十二棵硕大无比的古柏树,据专家探测植于唐朝。古柏树一字排开,树冠交错相搭,状如长城,便有了临县正觉寺的十二连城。古柏能在大自然里经受一千多年的风雨存活着,茂盛的生长着,这是大自然里的奇迹,人们给予古柏十二连城的美名,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扬。

这里的十二连城不仅有传说,还有悠久的历史。据《元和郡县志》记载,这里原为隋唐胜州榆林城,在那个时期就是很重要的战略要地,十二座城不完全是古城堡遗迹,有战国时期的魏长城残存段,也有秦长城残存段。

宋朝十二寡妇征西的传说是人们对杨家满门忠烈敬重与赞誉。其实历史上没有十二寡妇这些人物。

这里的十二连城与山西省潼关镇的十二连城和天水秦州南礼县的十二连城都是历史上的战略要地。是历史上确有的真真实实的人工夯筑的古城堡,每一处都有说不完的传说和故事,他们最初出现是承担着守护的责任,驻守一方土地,护佑一方子民,有一个十二连城就有一段风云变幻的过往。这些古城堡里塞满了时间的痕迹,其中经历过多少危难,有过多少心酸只有这些斑驳的城堡才知晓。

这里的十二连城,在三百多年前不叫十二连城,据记载,康熙皇帝亲率六师在今十二连城黄河处履冰渡河进入准格尔时,这里还叫东洲榆林城。康熙进入准格尔也留下了很多的传说,据说走到现在的十二连城附近的柴登滩休息,当年的柴登滩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积笈林。康熙想抽烟,烟锅杆子不通了,来到野外又没带专用的通烟锅杆子的铁丝,只好就地取材,折了根积笈去通,还很好用,把烟锅杆子弄通了,康熙随口赞了句“柴登积笈铁杆杆”。现在当地人常说这句话,因为柴登的积笈确实和别的地方的积笈不同,是实心的,栽成扫帚耐磨。

后来山西人出口外也就是走西口时期,有人来到这个地方,发现这地方地肥水美就住了下来,陆陆续续住的人多了,便发现了这些逶迤十余里的古城堡,正好十二座便取名十二连城。关于十二连城的传说和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亲临这片土地会更有趣。

这片土地上的古城堡,默默注视着踩着它身躯的人们,倾听着岁月无声的流逝。十二连城的名字唤起了人们的追寻和记忆。人们不会忘记,它曾在久远的过去,为守护这片土地安宁,沾满了一城的烟火。年5月,这里的十二连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的十二连城现在除了这座古迹,更是个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林草富集的地方,发展生态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素有准格尔旗的“鱼米之乡”的美称,现在又有“赛江南”的赞誉。一片片稻田如绿色的海洋,微风吹过掀起层层绿波,美得让人心醉。稻子熟了又是一番景色,绿波变成了金浪,沉甸甸的稻穗深深得垂着头,向播种人和这片土地致谢:“你们让我如此丰满。”这里产的大米誉满鄂尔多斯高原。

十二连城乡有个紧靠黄河的村叫巨合滩,绿草如茵,芦苇飘荡。我第一次走进这块湿地就顿觉眼前一亮,这里和我家乡独贵的南补拉很相似,厚厚得寸草丛里开着各种小花,大多是羊角角、蒲公英花。这些小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放射着金色的光亮,随风摆动。那一朵朵的小黄花就像镶在了这块绿地毯上,绿与黄是那么的分明又是那么的鲜亮。轻轻地走在寸草丛中,感觉到了寸草地那种特别的弹性,脚下也能溢出水来。仔细寻找可惜没有找到泉眼,这多少让我有些失望。可是放眼望去,那些不规则的用黄河水养鱼的池塘像调色板,让这块稀有的湿地有着斑斓的色彩,更为壮美。后来,每到巨合滩我总要在寸草丛中走走。

十二连城的水土更为特别,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人,有着独特的口音,不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里的口音,不论离开时间多久,都改不掉这里的口音。这里的水土也养育出独特的瓜果,五家尧子的小瓜子香钵钵,薛亥图的西瓜沙壳壳。

历史与现代相融,传说与美景美食揉合,十二连城不是一个冰冷的历史古城遗址,它是一个活着的历史,记载着过去,谱写着现在,续写着未来。

作者:闫桂兰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

在准格尔旗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现已退休

闫桂兰




转载请注明:http://www.conghuazixun.com/afhzz/199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1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