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忘忧草再无忧税力量助黄花菜变致富宝

本微讯“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对金针花的溢美之词。金针花就是陇东人口中的黄花菜,也称忘忧草,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庆阳地处黄花菜优生区中的核心区,是全世界栽培历史最久、品质最好、面积最大的黄花菜优势产区。税务系统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帮助农户投资建厂,减税降费,打开销路,为产业脱贫注入强心剂,让陇原大地开出“致富花”。

建厂房解生产之困

镇原县殷家城乡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饮水困难,各项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是全省挂牌督战的深度贫困乡。面对先天的落后短板,脱贫攻坚帮扶单位甘肃省税务局以产业扶贫为抓手,立足群众黄花菜鲜菜采摘难、加工难、销售难的实际,投入44万元帮扶资金,依托镇原县陇原鑫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了殷家城村黄花菜加工厂,不仅能及时收购周边群众鲜菜,又有效带动了群众发展黄花菜产业。

殷家城村黄花菜加工厂以每斤1元的市场价收购周边群众新鲜黄花菜,不用加工,不用晾晒,让很多栽种黄花菜的农民没了后顾之忧,栽种信心更足了,积极性更高了。“现在我们摘下金针菜再也不怕加工坏了,以前遇上天阴下雨或者火候不合适,摘的黄花菜就全坏了。”殷家城村黄花菜种植户柳宝琴说。在加工厂,鲜菜筛选、杀青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这条生产线每天可杀青鲜菜斤、烘干成品菜斤,有效解决了群众鲜菜加工难的问题,建厂至今,加工厂已收购鲜菜4万斤,加工成品菜斤。

殷家城村黄花菜加工厂按照“+”产业扶贫模式运营,走“村社合一”的发展道路,规模化栽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地方产业强筋健骨,铲除穷根。随着群众黄花菜产业的发展壮大和加工厂运行效益的增长提升,加工厂将不断鼓励引导群众以资金、劳务、技术、资产、资源等多种形式入社入股,打造全产业链条,进而带动群众发展黄花菜产业,让“忘忧草”变成群众“致富宝”。

减税费纾资金之难

华池县忘忧黄花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种植、加工、销售黄花菜系列产品为主的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与农户签订产销承包合作协议,农户负责生产管理和采收,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收购和前期基础条件建设。

年,杨丽丽在创办忘忧黄花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之初,华池县税务干部就为她送去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礼包。“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下,大大降低了我们合作社起步阶段的财务负担和运营成本,我们能快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离不开税务局的支持。”杨丽丽说。

时至今日,杨丽丽的忘忧黄花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种植黄花菜亩,生产车间达到平方米,带动全镇及周边地区贫困户通过发展黄花菜种植产业增收致富,人均增收多元。“国家减税降费的政策真是好!我要努力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减税降费的政策惠及贫困地区,这样才能不辜负父老乡亲们的期望。”杨丽丽表态。

大数据除销售之虑

庆城县税务局的扶贫干部们在梁塬村入户时看到了一幕怪事,成亩的黄花菜已经成熟却无人采摘。询问之下,这片黄花菜的主人叫肖荣。

“晒好的黄花菜一直卖不出去,放时间长了就不好了,卖不出去还摘它干啥?”面对税务局帮扶干部的关心,肖荣吐露了心事。看着肖大爷的满面愁容,扶贫干部们纷纷拿起手机将他晾晒好的黄花菜晒到朋友圈,一传十,十传百,贫困户肖荣晾晒好的无公害黄花菜很快被预定完。

针对本地黄花菜品质优良,却苦于没有销售渠道的困境,庆城县税务局借助“互联网+扶贫”的模式,依托国家税务总局与京东牵手的税务系统电商扶贫平台,积极联系国家税务总局穗来邦扶贫京东旗舰店,为合作社搭建销售平台,最终确定由合作社烘干初加工后,庆城县税务局统一联系总局穗来邦扶贫京东旗舰店直接采购并注册为“穗来邦”进行扶贫销售,首批产品暂定于今夏开始销售,并预定销售一万斤以上优质黄花菜。届时从事黄花菜生产加工的合作社和农户将会受益匪浅。

同时,庆阳市税务局依托国家税务总局云平台,从税收大数据中检索黄花菜相关产业活跃采购商户,黄花菜(干菜)精确采购、销售商23户,为全市黄花菜生产销售企业搭桥牵线,为黄花菜种植农户提振信心,让黄花菜产业真正成为庆阳地区独具地方特色的健康产业、富民产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onghuazixun.com/afhpz/394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1249号-2